您现在的位置:家教专题 > 心灵密码 > 破译心灵密码 > 
助人为乐
  2003年3月5日,是毛泽东主席为雷锋题词40周年纪念日。“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,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。”40年来,雷锋“毫不利已,志门利人”的助人精神激励了很多人。
从心理学的角度看,雷锋的助人精神是一种利他行为。
  利他行为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特殊行为,是指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或者获得良好印象的自觉自愿的助人行为。利他行为代表了所有与攻击相对立的行为,比如同情、慈善、捐款、救难等。这些行为的表现方式虽然不同,但有一个共同之处,它们都是为了使别人获得方便与利益。
有些利他行为是比较容易做到的,比如在公共汽车上让座,主动打扫公共卫生等,但有些利他行为却有一定的危险性,会令助人者付出鲜血甚至是生命的代价。比如灭火、救人,抓罪犯等。
普通人会疑问:“何苦呢?”,“图啥呢?”,心理学家也十分关注:一个人为什么会牺牲自己的时间、精力、金钱甚至生命去帮助别人?
  心理实验一
  厄盖赖尔等人让四至十六岁的儿童分核桃,核桃是单数,五、七、九、十一、十三、十五个,要被试和另一儿童分。发现他们有三种分法:1、丢掉一个,成偶数后两人平分;2、给自己多分一个;3、给对方多分一个。研究结果是,自私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,四至六岁儿童有百分之六十七是给自己多分一个,九岁左右有百分之二十三的儿童是自私的,十二岁以后没有一个儿童表现出自私行为。
  实验二
  斯陶布以幼儿园小孩以及小学一、二、四、六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,让他们分别单独一人或两个人在实验室内画图,研究人员用录音机在隔壁房间里放出女孩子摔倒的哭叫声,通过观察窗户观察被试是否出去报告。结果是二年级小学生出去报告的人数最多,六年级最少。这个实验说明,儿童的利他行为随年龄而下降。
  实验三
  伯曼以一些大学生作为被试,给其中一组看有关帮助人的电影,另一组不给看有关电影。两星期之后,研究者安排其同伙与被两人一起散步,途中突然发生了意外:一名男子昏倒在走廊上(这实际是研究者故意安排的),研究者同伙假装没能看到,观察被试的反应,结果前一组被试(即看过助人方面的电影的)中有百分之四十三的人上前去帮助,而后一组被试中只有百分之二十三的人帮助。
这一实验说明,人们的利他行为与当时情境有关。如果人们看到别人都在做好事,为人民服务,就更加能激发自己也去做好事。这可以说是一种从众行为,也可以说是模仿或受到暗示。
  实验四
  艾信以中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,先请他们制作一种仪器。制作工作结束后,研究者宣布成绩,让一部分老师知道自己做成功了(成功组),而让另外一部分老师知道自己失败了(失败组),由此使他们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:喜悦或者懊丧。成绩宣布完之后,有人来请两组教师捐款,说是要把钱用来为某所贫困地区的学校重修校舍,购置设备。结果成功组的老师们平均每人捐了四美元,失败组的老师们每人平均只捐了零点七美元。这说明,一个人在心情愉快时,往往容易产生利他行为。
进一步的联想
  心理家们还做了许多其它实验来研究利他行为,他们发现利他行为与一个人的人格特点有关:一个人的人格越高尚,越容易产生利他行为;利他行为与被帮助者的特点(包括性别、年龄、仪表等)有关:大部分研究发现,女性被帮助的机会多于男性;老年人与儿童比较多地能接受到别人的帮助;穿着端庄大方的人比穿着怪异的人容易得到帮助。还有学者研究发现,帮助别人时付出的代价越小,则利他行为的发生率越大;可能得到报偿越高,利他行为的发生率越高。等等。
  利他行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与心理行为机制,影响和制约的因素很多。对此,学者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,相互之间也有很多不同意见的争辩。但是,所有学者都公认:利他行为仰赖一个人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社会的整体文明水平,利他行为的发扬光大,是一个社会文明的象征。
  你曾经因接受别人的帮助而心怀感激吗?你曾经因帮助别人而感到自己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吗?助人,不仅仅是付出,同时也是收获;不仅仅是利他,同时也是利已。帮助别人,是我们表现自我、满足愿望和一种最佳方式,它使我们内心会体验到一种喜悦和快乐;在帮助别人解除困惑、放松精神的时候,我们的精神境界会得到升华,心灵得到充实。性格、品德、情感因此而变得完整、高尚。
一个人做一辈子好事客观讲是比较难的,但做一件好事并不难。一件,再一件,再一件,如此,积少成多,天长日久,就是一笔无形的了不起的人生财富。
让我们都去多做一些好事吧!

主  办: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承  办: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
协  办:北京市妇联、北京日报专刊部、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 运行管理: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
技术支持:北京市数字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: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
地  址:北京市海淀区翠微路4号院颐源居小区3号楼 邮  编:100101